[考察活动专题]中央国家机关计划生育第九协作组关于开展“三下乡”活动情况的报告
发布日期:2005-09-05 阅读:5138

中央国家机关计划生育第九协作组于730日至87日赴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开展了三下乡活动,并对当地开展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情况进行考察。

一、 积极认真开展三下乡活动
在海原县期间,协作组向该县捐赠了电脑、电视机和DVD播放机,出席了县有关部门召开的座谈会,听取了海原县马自祥副县长和海原县计生局马志高局长实施幸福工程项目情况介绍。会后到海原县西安镇范台乡实地参观、考察了部分已接受幸福工程救助的贫困母亲家庭,并向她们送去了慰问金、书包和床单等物品。这次活动,协作组捐赠物品、现金合计3万余元,为海原县一批贫困母亲送去了中央国家机关广大干部职工的关爱之情,在当地干部群众中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二、 考察的收获和体会
通过这次考察,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 海原县各级计划生育部门的基层单位,对幸福工程是重视的,组织工作是精心的,救助项目的选择是慎重的,救助款的使用是安全并富有成效的。
近年来,海原县计生局、计生协在全面掌握计划生育贫困母亲分布情况、生育情况、经济状况的基础上,结合实际,于20021115日,在西安、高台、曹洼三个试点村正式启动建立了三个幸福工程项目点,筛选确定了45名救助对象,并与救助对象签订幸福工程项目协议书,为每个贫困母亲投入救助资金2000元,总计投入9万元。确定每轮救助期为2年。为了确保项目正常运作和健康发展,还因人而异、因地制宜,根据救助对象的文化程度,项目发展条件等因素,为45名救助对象分别选择了有市场、风险小、易操作、见效快的养殖、种植业发展项目,共确立发展养牛7户,养羊38户,并组织她们种植紫花苜蓿等作物500余亩。
为让有限的救助资金切实用于发展生产,并给贫困母亲真正带来较好的收益,他们制定了项目实施规则和帮扶培训计划。计生局、计生协多次深入项目村,召集项目户,完善档案,在进一步向救助对象等开展宣传教育培训,普及计划生育科普知识,进行妇科疾病的普查普治同时,还注意提供与项目相关的技术指导和必要的跟踪服务,为项目的正常运作和健康发展搭建了平台,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二) 幸福工程促进了当地落实计划生育政策的自觉性
幸福工程的启动开展,还大大促进了海原县少生快富工程的宣传与实施。少生快富工程从20009月开始,到目前已覆盖全县18个乡镇,涉及到100个行政村,400多个自然村。截至20057月,全县符合少生快富工程项目政策要求、能够落实少生快富工程项目的育龄妇女约10300人,其中已有2367人少生孩子,被列入快富工程中。几年来,该县共兑现奖励资金442万元,少生快富工程到户率23%。由此,营造了浓厚的少生快富、建立幸福文明家庭计生工作氛围,幸福工程也得到健康、有序地持续发展。
(三) 自然环境条件差的客观条件使当地贫困落后的状况短时间难以根本改变
宁夏回族自治区许多地方干旱缺水,自然环境条件差,经济社会发展还处于落后状态。如海原县,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总面积6899平方公里,总人口38.2万人,其中回族26.7万人,占总人口70%,农业人口35.4万人,占总人口92.5%,是一个典型的以农业为主的回族聚居贫困县。200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9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311万元,但农民人均纯收入还只有1312元。人均年纯收入千元以下的贫困人口目前还有10.8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1%。海原县计生局的办公条件也十分简陋,职工已经三个月未拿到工资,全局使用的只有一台及将要报废的电脑,考察中我们接触的一些人家,都是相当贫穷的,手捧我们捐送的200元现金和有限的物品,一位贫困母亲流出了激动的眼泪。
(
)帮助西部贫困母亲脱贫任重道远
幸福工程确实是帮助西部部分计划生育家庭贫困母亲脱贫致富的有效措施。作为帮助贫困母亲脱贫的有效载体,在多方面指导、支持和帮助下,幸福工程海原县已启动实施,但由于受自然、文化、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依然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摸底调查结果显示,2003年全县年人均经济收入不足500元的家庭、个人经济不足450元贫困母亲约有3600多人,如果不考虑返贫和新增贫困母亲,幸福工程以每10万元救助45户的规模滚动救助并保证实现目标,效益巩固,使他们按计划和要求脱贫,约需数十年时间。
我们相信,通过中央国家机关及地方各方面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会有越来越多贫困地区的计划生育母亲和他们的家庭早日脱贫致富。但要所有的贫困母亲彻底摆脱贫困,则是十分艰巨的任务,还需要包括我们在内的中央国家机关全体同志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