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创业传承幸福——蕉城区飞鸾镇飞鸾村受助母亲蔡秀明的来信
发布日期:2009-04-15 阅读:3994
我是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名叫蔡秀明(又名苏益华),今年45岁,家住蕉城区飞鸾镇飞鸾村。那里山多地少,土地贫瘠,老百姓生活过的很清苦,而且由于养儿防老、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现象在我们那仍然存在。我也不例外,生育两个女孩后,还曾经东躲西藏想靠生个崽接香火。当时的县、乡计划生育工作人员走进我的家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我做思想工作,让我懂得了“儿多母苦、子多家贫”、“少生孩子富得快”的道理,1996年9月,我主动落实了节育手术。
  我的文化程度不高,但我不甘现状,渴望新的生活。尤其是落实节育手术后,今后的日子如何走,我想得很多,设计过一次次、一回回……脱贫致富像一场飘渺的梦,不知何年何月方能圆,外出打工另谋出路等种种念头,不时在我脑海中浮现,但又一次次成为泡影。想着我同丈夫苏方贵一直辛苦劳作,赶场卖菜、上山挖矿、喂猪、养鸡,什么都做过,每天早出晚归,一年下来挣不了几个钱,平时家里难得吃上一顿肉,到过年时,小孩还只能穿着缝缝补补的旧衣服,我心里不知道有多难受!
   “怎么办?”我和丈夫苦思苦想,想到我们家靠近海边,何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就在自己家乡发展水产养殖项目呢?在水产养殖业方面似乎很有优势,但听说水产养殖风险很大,因此这个设想一冒出来,就被我们自己给否决了,最后我们夫妻俩商定经营水泥店先赚点手续费好了!可是家里还因老人去世不久欠下亲朋好友的5000多元的债没还,又到哪里去借启动资金呢?就在我和丈夫为资金发愁的时候,在2006年的春天,区计生协会及镇计划生育干部来了,他们不仅送来了5000元的“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项目救助款,还带我们上街找寻经营门面,跟店主商讨签订协议,说是党和政府时刻在关心着我们这些计划生育困难户,希望我们这些两女户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得实惠,早点实现发家致富的愿望,并和我们签下了“幸福工程——救助计划生育贫困母亲”协议。在签字的时候,我的手不停颤抖,我知道这是“雪中送炭”,这5000元钱承载着我们全家脱贫致富的梦想!
   当天晚上,我一夜未睡,与丈夫商量了一宿,一个经营水泥商店的计划出来了。我们用幸福工程给的5000元钱与水泥经销商签订了协议。为了学习掌握营销知识,我们不仅参加了区、镇举办的有关培训班,还购买了《营销之道》等10多种科技书籍。看到我们劲头很足、经营业绩良好,区计生协会及镇计生工作人员希望我们能成为一方少生快富的带头人,他们本着“扶一马送一程”、“帮一户成一户”的良好初衷和愿望,第二年又续助了我们一年。我和丈夫获得幸福工程续助款后,逐步扩大了水泥营销店铺规模, 2007年底全年核算纯收入达38000多元,并于当年底还清了“幸福工程”的全部资助款,盖起了一栋二层的小楼房,添置了彩电、冰箱、摩托车,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起来,实现第一年发展,第二年获利!
   经过这两年的摸爬滚打,我开拓了眼界,增强了胆识,从中悟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敢闯敢干就会致富!”同时我也看到,我们贫困山区还有很多贫困家庭和贫困母亲需要帮助,心想,我为什么不能拉她们一把,一起脱贫致富呢?经过反复考察论证,我认为本地水产品海带等资源丰富,办家海带包装加工厂既解决了生产需求,又可以吸收更多贫困母亲姐妹就业,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我的想法得到了区、镇“幸福工程”项目办同志的支持,在他们的关心和帮助下, 2008年年初,我拿出家里所有的积蓄投资开办了一家海带包装加工厂,并安置了同村20名的贫困母亲姐妹在我的加工厂里工作,产品畅销到河南、上海等地,当年获利6万多元。这20名贫困母亲中,有的家庭非常困难子女都在上学,由于没有经济来源,孩子们面临着辍学的危险。于是我又和丈夫商量在我们的水泥店里安排雇用了两名贫困母亲的丈夫做搬用工人,并添置了一辆农用车,增加他们家庭的收入。看着一个个贫困姐妹靠着她们自己的辛勤劳动,生活越来越好,我真是看在眼里乐在心里!现在飞鸾村,社会风气变好了,夫妻吵架也少了,打牌等现象都也不见了。
“百花盛开才是春,大家致富才算富”,是“幸福工程”圆了我的致富梦,让我这个计划生育贫困母亲有了扬眉吐气的幸福生活!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要带领乡亲们,因地制宜,大搞开发,让他们一个个都能像我一样少生快富奔小康,并希望在“幸福工程”的影响和号召下,有更多贫困母亲的辛勤创业能结出更加美丽的果实!